合理引用
1. 什麼是引用?引用跟我有什麼關係?
- 來到大學,小至課堂作業,大至學術研究,都會有需要搜尋資料的時候,當我們要參考他人的著作時,無論是法律上或是倫理道德上,我們都必須標出資料來源,以示尊重。
2. 我為什麼要使用「引用」?什麼時候要使用引用?
-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:「在學術界有一種說法,英文的學術文章內文中,如果連續有7個字與另一篇文章相同,就有抄襲疑慮。」
- 法律上,抄襲、剽竊、改寫等行為有可能違反著作權法,造成法律上的爭議。
- 學術上,參考他人著作、想法,卻未使用引號、標註作者,若產生爭議時可能會影響到學者聲譽、學位取得等。
- 因此在撰寫學術文章、作業、報告、撰寫文章時,有引用、參考他人資料的時候,需使用「引號」或引用格式和附上資料來源。
3. 引用文獻的目的:
- 學術論文不可或缺識別條件之一
- 在報告或論文中加註引用文獻出處
- 表示你的誠實與負責
- 避免被指控為抄襲或剽竊
- 可證明這份報告或論文有良好的學術研究基礎
- 加強內容可信度
- 對原作者表達感謝
- 讓閱讀者可進一步探究該資料來源的原文內容
資料來源:李德竹教授、盧秀菊教授主講。引用文獻與書目格式。檢自臺大圖書館數位學習網
4. 引用的類型
- 常見引用格式:APA、MLA、Chicago、IEEE Style...等,依系所、期刊規定使用相應的引用格式。
- 引用的類型則有:引述、摘寫、改寫等形式。
5. 如果我要使用引用,我該怎麼使用?
- 臺大圖書館提供「參考諮詢服務」與不定時舉辦學術文章撰寫相關講座、活動。
- MLA:MLA論文寫作手冊、APA:美國心理學會出版手冊 : 論文寫作格式、Chicago:Chicago論文寫作格式